铁科要闻

[5-22]回眸2012

发布日期:2013-05-22作者: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点击次数:3

       2012年,是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也是学院“内涵提质、项目攻坚”的关键之年。一年来,在学院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全院师生在“中国梦”的鼓舞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针,凝心聚力抓改革创新,全心全力谋发展建设,实现了工作大跨越,取得了事业大丰收,推进了“两全”、“三高”学院建设进程,推进了学院大发展。

 

一、党建工作亮点纷呈

 

1.深化创先争优活动获市委最高荣誉

 

学院以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为目标,大力推进创先争优活动,认真践行“五个好”:在把握改革方向、实现科学发展中,彰显“领导班子好”;在树立旗帜榜样、发挥表率作用中,展示“党员队伍好”;在改进工作方法、推动改革创新中,体现“工作机制好”;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突出“工作业绩好”;让学院改革发展成果惠及民生,做到“群众反映好”,使党建工作迈上新的高度。学院党委荣获“2010-2012年株洲市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信息技术系党总支荣获“全省教育系统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2.“雷锋精神在身边”主题活动申报党建创新项目获立项

 

自全国深入持久地开展学雷锋活动以来,学院精心组织了“雷锋精神在身边”主题活动,引导广大师生立足岗位学雷锋,把学雷锋活动融入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服务文化建设、“77331”学生素质教育和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全过程。通过召开“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与雷锋精神的践行”专题研讨会,开展“学习雷锋精神、立足岗位做贡献”主题党日活动等丰富多彩的学雷锋活动,选树了机车车辆系“小红帽”志愿者服务队、马丽华、黄元珍、周亚焱、向琳琳等为代表的学雷锋先进典型,创建了学雷锋活动品牌,学雷锋活动呈现常态化、机制化、本土化。“雷锋精神在身边”主题党建活动申报株洲市2012党建工作创新项目获立项。

 

3.创建首个党员“七一书屋”获省“十佳学习载体

 

2012425日,机械工程系学生党支部创建学院首个党员“七一书屋”:书籍由学生党员自愿捐赠,扉页贴上捐赠者照片和亲笔签名;定期开展“读书沙龙”、组织读书对子、推荐新书好书等学习活动。这是学院着力创新学习方式、全面创建学习型党组织的又一成果。“七一书屋”荣获“全省教育系统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五创四评’活动十佳学习载体”荣誉称号

 

二、文化建设硕果累累

 

1.大力加强文明创建获丰收

 

2012年,学院党委以文明创建总揽全局,坚持以实现事业发展、文化提升、政治清明、环境优美为文明建设总体目标,坚持文化引领,为文明建设提供强大动力;坚持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环境文明一起抓,以创新思维开展文明创建工作,充分展示了全院文明建设的新风采,学院各项事业实现了快速发展。2013418日,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表彰2012届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文明标兵单位的决定》,学院荣获“湖南省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2.大力推进诗教工作获殊荣

 

学院党委、行政高度重视人文素质教育,将诗教工作作为校园文化建设和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经过探索和实践,逐步形成了以国学经典为依托、以诗教为突破口、兼容书画、并蓄史哲的人文教育体系,重点抓好“六个一”(一课堂、一报纸、一网络、一诗集、一活动阵地、每周一诗歌)和“四个有”(校园醒目的地方有诗教宣传,教室、寝室走廊里有学院师生诗词作品,有诵诗学诗写诗板报,有专门的诗教活动阵地),并通过上述平台,开展了“诗词进课堂”、“诗词进系部”、 “诗词进寝室”、“诗词进教室”、“诗词进班级”、“诗词进其他社团”等系列活动,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应20121014日,学院荣获全国“诗教先进单位”称号,成为湖南省唯一获此殊荣的高校。

 

3.大力创建“书香校园”获成功

 

学院以创建学习型学校为目标,不断创新读书活动的载体平台,精心打造“中华诗词进校园”的特色品牌,大力开展“播撒书香、溢满校园”等主题创建活动,营造书香满园的文化氛围,有力推进了学院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学院申报湖南省第三届“三湘读书月”“书香校园”取得圆满成功,荣获“湖南省书香校园”荣誉称号。

 

4.大力构建服务文化体系获进展

 

为增强文化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学院组织教职工重温学院文化传统,了解学院文化建设进程,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学习宣传服务文化的内涵,开展学院文化建设的座谈研讨和文化建设的实践活动,努力唱响“奉献、人本、开放、精技四支歌,吸引广大教职工投身文化建设,践行学院文化,在实践中丰富服务文化建设的内容,打造学院文化建设精品。一年来,学院以社团建设为抓手,以推进文化育人、素质育人、实践育人、组织育人为主线,开展了“社团文体艺术节”、“三湘读书月”、“五四”合唱比赛、校园书法作品展、“汇贤杯”文学知识竞赛等数十项校园主题文化活动,文化建设的自觉性和自信心不断提高,文化气息日渐浓厚。学院荣获“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称号,大大提升了学院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三、教育信息化建设成果亮相全国

 

2012年,学院继续加强 “3G实景课堂”一体机的研发和设计工作,完成了3项发明专利和4项应用专利的申报并获得正式授权;参与了湖南职教“3G实景课堂”共享平台建设,积极探索“3G实景课堂”在专业教学、顶岗实习、素质培养、职业培训等领域的广泛使用。“3G实景课堂”等信息化建设成果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信息化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现场交流研讨会等全国性会议上作为典型案例被推荐,并获得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的高度赞扬。学院信息化教育教学改革经验材料入选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优秀案例,“铁路时空—数字博物馆”入选教育部高职高专德育工作暨特色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案例。全国近60余家单位来学院学习交流信息化建设经验,《中国教育报》头版头条、《望》新闻周刊等国家级媒体专题报道学院信息化建设成果。学院获批教育部首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

 

四、事业发展实现历史性突破

 

1.三大指标实现历史性突破

 

一是学院事业总收入比2007年增加了近四倍,财政拨款、学费收入、培训收入并重,收入结构更趋合理,为学院健康、可持续发展打下了牢固的物质基础和财力保障。

 

二是在全国和湖南省高中生源大幅萎缩、招生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学院全日制大专生报到人数2688人,报到率92.85%,全日制在校生(含中职)总规模突破万人大关,创历史之最。

 

三是通过整合优质培训资源,拓展职后培训项目,开拓新的培训市场,提高了学院服务区域经济和铁路运输行业发展的水平,继续教育收入突破千万元大关。

 

2.师资建设力度不断加大

 

2012年,学院秉承“公开招聘、科学考察、严格把关、宁缺毋滥”的原则,引进各类专业技术人才26人;对106名青年教师进行授课技能提高的培训;同时,继续实施“三百工程”(百名教师下企业、百名专家进课堂、百名专家结对子),有61名专业教师下企业锻炼,并与现场专家结成对子,有44名技师走进课堂授课;分两批派出12名优秀教师赴德国学习考察职业教育先进经验,进一步提升了教师素质,为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就业工作稳居全省高校前列

 

学院大力强化就业保障机制,完善就业服务体系,以就业“一把手”工程为抓手,建立了“院长统筹协调、分管院领导直接负责、主管部门指导服务、各处室大力协助、系部具体实施”的就业工作服务体系,形成了“直接订单就业、学院推荐就业、学生灵活就业和自主创业”相结合的良好就业局面。2012届毕业生就业率达92.01%,专业对口率88.95%,指标居全省高校前列,荣获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优秀单位。

 

4.校企合作育人机制日趋完善

 

学院非常重视校企合作育人体系建设,以南方铁路运输职业教育集团为平台,紧跟行业和市场人才需求变化,不断加强校企合作育人力度,校企共同探索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的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校企合作育人体系不断完善。2012年,校企合作企业达到400余家,校企双方共同加强对订单学生的培养,毕业生订单率达到70%以上,订单学生双证获取率达到95%以上。

 

5.新校区建设进入收官阶段

 

新校区建设工作一直是学院工作的重中之重,事关学院发展的百年大计。在时间紧、任务重、资金匮乏的情况下,我们倾全院之力,多方筹措,全年投入资金2.5亿多元。目前,已完成主体工程量的90%左右,大部分项目正进行室内装修,为实现2013年秋季整体搬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集体荣誉(部分)

 

1.湖南省文明单位  

            

2.全国五四红旗团委

 

3.全国诗教先进单位

 

4.湖南省书香校园

 

5.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优秀单位

 

6.全省教育系统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 

 

7.全省教育系统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五创四评”活动十佳学习载体

 

8.湖南省教育科研工作先进单位 

 

9.湖南省教育事业统计工作先进单位

 

10.湖南省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单位

 

11.湖南省教育系统模范职工之家

 

12.株洲市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

 

 

 

                       (党委工作部

上一篇:下一篇:

地址:湖南省株洲市石峰区职教大学城智慧路1号

邮码:412006 电话:0731-22777009

传真:22777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