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上午9时,株洲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在市新闻发布中心举办我院“入驻大学城•助推株洲职业教育升级版”专题新闻发布会。学院院长万友根,广州铁路(集团)公司组织部副部长、人事处副处长陈义忠,副院长陈彬,部分市县(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湖南日报、湖南教育电视台、株洲日报、株洲晚报、长株潭报、株洲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株洲电视台公共频道、株洲广播电台交通频道、株洲政府网、株洲新闻网等近二十家省市级新闻媒体记者参加新闻发布会。
株洲市委宣传部部务委员、市外宣办主任、市政府新闻办主任乔英镭主持新闻发布会。
万友根代表学院致“入驻大学城•助推株洲职业教育升级版”新闻发布会发布词并宣布: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入驻大学城•搬迁新校区工作正式启动!
入驻新校区是学院半个多世纪的梦想、几代人的追求,是学院发展史上崭新的里程碑。据介绍:新校区占地615亩,总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总投资8亿元,按照国内一流标准设计和建设,可容纳1.1万余名学生,是一座生态化、数字化、人文化、两型化,具有鲜明的铁路办学特色的现代化校园。2009年奠基至今,在株洲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新校区建设进展顺利,具备搬迁条件。按搬迁计划,今年九月初首批6000余学生入驻,是市政府主办的高职学院中,首家入驻湖南(株洲)职教大学城的学校。
学院入驻新校区后,将着力在办学理念与发展目标、专业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就业工作、校企合作、院本文化、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等七大方面实现升级,助推株洲职业教育升级版。
发布会上,万友根、陈义忠、陈彬就记者提出的关于学院建设“省内先进、行业一流、国际接轨”的高职院校的具体内涵,数字化、生态化校园的具体体现,如何保证高就业率以及学院在试水四年制高职本科所做的准备工作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回答。
万友根表示,积极试水四年制高职本科是社会发展和经济转型的需要,更是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需要,可以实现社会、企业、学校、学生的多赢,我们一定会勇敢地试一试;希望新闻媒体的朋友们继续关注和大力支持我院入驻新校区后的各项工作,继续关心支持我院各项事业的改革发展。
附:新闻发布会媒体记者提问及回答
问题一: 贵校提出要以搬迁新校区入驻职教大学城为契机,建设“省内先进、行业一流、国际接轨”的高职学院,这一发展目标的具体内涵是什么?实现这一目标是否有一个具体时间表?(万院长回答)
答:2010年学院党委在制定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时,提出了学院发展“三步走”战略目标。第一步是实现“省内先进”,这是一个横向目标,这一目标已基本实现,目前我院是湖南省示范(骨干)高职学院。搬迁新校区后这一目标将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提升。第二步是实现“行业一流”,这是一个纵向目标。目前全国铁路和轨道交通行业有20余所高职学院,其中大多数是由原铁道部举办的中专学校升格而成,办学实力都比较强,大多数已建有新校区,特别是地处省会城市和发达地区的铁路高职院校发展非常快。我院的目标就是以搬迁新校区为契机,做强硬实力,提升软实力,突出传统优势,打造特色品牌,力争到“十二五”末办学实力跻身行业院校前列。第三步是实现“国际接轨”,这是一个综合目标。就是要瞄准国际先进水平,借鉴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办学理念和管理模式,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提高学院现代化、国际化水平。目前学院正在和俄罗斯圣彼得堡交通大学洽谈合作意向,以此为突破,逐步扩大国际交流范围。
问题二:刚才在发布词中提到建设数字化、生态化校园,请问这些内容在贵校新校区建设中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陈副院长回答)
答:数字化校园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校园网络采用万兆主干、千兆桌面的设计标准,无线网络覆盖到校园每一个角落;二是建有先进的、多功能多媒体教室30多个,完全满足信息化教学的需求;三是建有“3G实景课堂”多功能教室,能够满足所有主干课3G实景教学的需要。“3G实景课堂”教学系统是我院为把生产一线真实场景根据教学需要适时传输到课堂而研发的,已申报国家专利7项,受到了教育部和省教育厅领导的高度赞扬,目前已在湖南省推广使用;四是每位师生均发放职教新干线帐号,充分利用职教新干线云平台进行专业教学、师生交流、学生管理等工作;五是实现办公无纸化,文件传输和阅读全部通过OA系统和网络进行。
生态化校园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在整体设计上,基本保持了校园内原有的湖泊、山头、植被等生态系统原貌;二是在建材选用上,全部采用节能环保型建材;三是在学院供热系统建设方面,采用目前国内最先进、最环保的地热收集系统,能24小时不间断向学生宿舍、食堂、办公楼等供应热水,冬天还能满足室内供热。
问题三:贵校新校区设计的办学规模是多大?确定这个规模的依据是什么?在目前高职院校生源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贵校是否能持续保持足够的办学规模,以确保新校区资源不闲置?(陈副院长回答)
答:我院新校区设计的办学规模包括全日制学历教育和职后培训两个部分,其中全日制学历教育一次性可容纳9000余人,职后培训一次性可容纳1000余人。学生宿舍全部为标准化公寓,培训楼按宾馆模式管理。我们按照“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协调发展的原则,综合考虑学校办学资源的承载力、专业发展规划、办学定位、市场需求和社会需要等因素科学设计新校区办学规模。
按照新校区设计的办学规模,从今年起我们每年需招收全日制大专生3000余人。对此,我们充满信心。从前五年我院的招生情况分析,每年均超额完成省教育厅下达的招生计划,录取投档线逐年攀高,远远高出各省最低控制线。2012年我院录取的考生中,文、理科本科上线率的达50%,录取投档线和新生报到率均位于省内同类院校中前五名。这可以反映我院在广大考生中的认可度和社会影响力。搬入新校区后,随着办学条件的改善,我院对考生的吸引力将会越来越大。
问题四:在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巨大挑战的情况下,贵校却保持了较高的就业率,主要得益于那些方面?这种高就业率能否持续保持?(陈副院长回答)
答: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影响就业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我认为我院保持了较高的就业率主要得益于学院坚持自己的办学定位和服务面向不动摇;得益于学院坚持走内涵发展、质量提升、特色取胜的办学路子不动摇。当然还有一个主要的外部因素,是得益于当前我国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城际铁路的快速发展对高职人才提出的强劲需求。根据我国铁路网建设规划和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规划,这种需求将在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仍然存在。因此,我认为只要我们主动适应行业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要求,主动服务行业产业和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我院对今后持续保持高就业率充满信心。
问题五:广州铁路集团公司作为学院人才输送的主要单位之一,对学院毕业生在贵单位的表现评价如何?另外,请问贵公司对未来几年的铁路运输行业的人才需求趋势有什么研判?(广铁集团陈处长回答)
答:我先回答第一个问题,在2004年以前,广州铁路集团公司是学院前身——株洲铁路机械学校的主管单位,目前,学院是广铁集团与株洲市人民政府的共建单位,是广铁集团的人才培养基地,长期以来,集团和学院形成了血浓于水的关系。广铁集团每年都在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招收大量毕业生,总体来看学院毕业生吃苦耐劳、技术过硬,能胜任工作岗位,许多毕业生已经成长为集团技术和管理骨干。一句话,我们对学院人才培养质量非常满意。
对于铁路运输行业的人才需求,我想大家都看得到,目前,我国铁路事业正处在跨越式大发展时期,地铁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也是如火如荼,按照国家铁路事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到2020年将建成“四纵四横”铁路运输网,铁路运营里程将达到12万公里,其中客运专线1.2万公里,对人才的需求量非常大,铁路院校的毕业生供不应求,在校生大部分在大一或大二就被各大铁路局和地铁公司预定。以我国铁路事业发展的趋势研判,这种人才供不应求的局面将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问题六:刚才在发布词里提到贵校将试水四年制高职本科,请问贵校在这方面做了哪些准备?(万院长回答)
答案:为了应对铁路运输行业技术快速发展对人才需求层次的不断提升,我们将积极试水四年制高职本科教育,并在以下三个方面做好了准备:
一是在专业建设方面。我院具有鲜明的铁路办学特色,形成了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与维护、轨道交通运输装备制造、轨道交通运输信号与现代服务三大类专业群,其中,铁道机车车辆和铁路运营管理专业是铁道部示范专业和湖南省精品专业,铁道机车车辆专业是全国铁道车辆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在全国铁路运输行业和铁道机车车车辆教学领域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我们将率先在铁道机车车辆和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开展四年制高职本科教育试点。
二是在师资建设方面。我院一直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把师资队伍建设看作学院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近年来,学院引进大量具有硕士、博士学历的教师,还从铁路生产一线引进专家型人才,建有以200余名现场专家为主体的兼职教师资源库。
三是在实习实训方面。我院除了在新校区建设国内先进的铁路综合实训站场以外,还与全国18家铁路局和20余家地铁公司签订学生实习实训协议,在校外建有普铁、动车、高铁、地铁等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实习实训基地150多个,能满足更高层次技能训练的需求。
大学生记者团 (文/桂彦凌 彭钰雯 图/帅蕾 摄像/李鑫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