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科要闻

[04-28]回眸2014

发布日期:2015-04-28作者: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点击次数:0

         2014年是学院深入推进内涵式发展、实施第二步发展战略的开局之年。一年来,在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株洲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学院以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全面提升办学内涵,提高办学质量,突出办学特色,进一步促进了学院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

  

一、精心组织,全力推进,教育实践活动经验材料作为市教育系统唯一代表入选《株洲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经验材料汇编》

按照党中央部署,根据省委、市委的要求,学院自20142月底启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历时8个月,到201410月底基本结束,全院14个二级基层党组织、584名党员参加。在活动中,学院党委始终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认真贯彻“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深入群众听取意见,联系实际解决问题,作风建设得到全面加强,制度建设更加完善,教风学风得到很大改善,风清气正的校园氛围逐步形成。学院作为株洲市教育系统唯一的代表单位,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典型经验材料入选全市《教育实践活动典型经验汇编》。

 

    二、全员参与,全力以赴,学院顺利跻身省级示范性高职学院行列

    建设湖南省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是近年来学院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学院“十二五”规划的重大战略目标。近几年来,学院以建设省级示范性高职学院为抓手,苦练内功抓基础,主动出击争项目,全面加强了教学教改、专业建设、科研立项、信息化建设等各方面的工作,加快了已申报立项项目的建设。2014年是省示范性高职院校评估验收之年,学院全面动员,全员参与,鼓足干劲,通力合作,全力以赴迎接验收工作,开展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顺利通过了省教育厅的验收评审,实现了将学院打造成省级示范性高职学院的第一步战略发展目标,为学院今后第二步、第三步战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搭建了更为广阔的平台。

 

三、深化教改,提升内涵,教学建设成绩斐然

专业建设不断加强  2014年,学院积极申报各类教育教学项目,成功申报湖南省“十二五”重点建设项目示范性特色专业群和校企合作生产性实训基地各1个,成功申报了1个省级计算机应用专业中职教师培训基地,1个国家级铁道通信信号专业骨干教师顶岗实习培训基地。这些项目的成功申报,为加强学院内涵建设、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信息化建设持续领先  2014年,学院在继续加强职教新干线空间建设,升级“3G4G实景课堂”的基础上,紧跟教育信息化发展新趋势,探索MOOC课程信息化建设新模式,立项院级MOOC课程31门,申报省级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MOOC建设项目1个、信息化教学方式方法项目1个、名师课堂2门、MOOC课程2门。学院主办湖南省教育教学信息化工作研讨会,自主开发的“微信课堂”、“挑战式课堂”等教学模式在研讨会上示范观摩,受到与会专家与同行的肯定。

各类竞赛喜获佳绩  学院把参加竞赛作为提升学生技能和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积极组织广大师生参加各类竞赛活动。2014年,学院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项,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1项;湖南省第三届高校辅导员职业技能竞赛(高职高专院校)决赛团体冠军1项、个人冠军2项,“全国第三届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第五赛区复赛三等奖”2项,湖南省“说专业”竞赛一等奖1项;湖南省大学生运动会男子羽毛球队团体亚军、男子足球队亚军,湖南省第八届少数民族运动会毽球比赛冠军,株洲市第二届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创业挑战组二等奖1项,株洲市首届大学生“靓丽新声代”主持人大赛冠军等省市级奖项共计20余项。教职工中有1人当选为株洲市委决策咨询委员会专家,1人当选为株洲市核心专家。

 

四、夯实基础,突出特色,学院各项事业再创辉煌

办学特色更加鲜明  学院始终坚持“依路办学、依路生存、依路发展”的方针,在服务社会和市场需求的基础上,突出以铁路行业为主的办学特色。2014年,我们继续调整专业结构,整合教学资源,继续完善实训基地建设,获得铁路企业新捐赠、合作投入2千余万元的实训设施设备;继续拓展培训市场,铁路企业员工培训突破2万人次,培训收入突破一千五百万元。  

校企合作创新模式  学院坚持走校企结合、产教融合的办学路子,依托企业、贴近需求、谋求共赢,探索了特色鲜明的四种校企合作模式。一是“实体融合型”。学院利用与广铁集团及其下属各单位的长期合作关系,以“共建、共管、共用”铁路综合实习实训基地为平台,获得铁路企业累计捐赠价值近亿元的设施设备,并被中铁总公司确定为铁路企业培养培训人才的基地。二是“智力合作型”。学院聘请了以广铁集团党委副书记李新民为代表的企业专家作为学院客座教授,定期为学生开展讲座和授课。三是“订单融入型”。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零距离为企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目前,学院与全国10余家铁路局、20余家地铁公司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在校学生订单培养率达到82.2%。四是“借船出海型”。学院与南车集团合作,以中国高铁“走出去”战略为支撑,积极开拓马来西亚等国家的铁路行业培训市场;与西南交通大学合作开拓非洲铁路培训市场,走出了海外培训的第一步。

招生数量质量又攀新高  学院面向21个省市招生,招生抛档线逐年攀升,本科线以上考生的报到人数越来越多。2014年三年制高职实际招生近3000人,新生报到率为94.44%,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同时,2014年学院首次试点单独招生工作,成立专门组织机构,科学设计,精心组织,各项工作井然有序,学生报考踊跃,单招录取比例接近51,社会反响良好,单招取得圆满成功。

就业工作成绩显著  2014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截止201481日)达91.13%(省教育厅核查后的数据),毕业生对学院教育教学工作的满意度达96.5%,用人单位对我院就业工作满意度达95%,专业对口率98%,学生就业安全率100%,位于全省同类学校前列。学院招生与就业工作《中国青年报》、《湖南教育电视台》等20多家媒体采访与报道,学院荣获2014年“全国职业院校就业竞争力示范校”、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督查优秀单位等就业工作荣誉称号。

师资队伍继续优化  一是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不断拓宽人才引进渠道。2014年,学院先后面向社会、面向高校组织了2次公开招聘。二是加大师资培训工作力度,提升教职工综合素质。加强了新教师岗前培训和继续教育支持力度,组织教师参加暑期企业(社会)实践锻炼,2014年暑期共有64名教师分赴各企业、单位积极开展暑期实践锻炼;支持8名教师全脱产到相关企业参加顶岗锻炼,帮助专业教师顺利实现了转型。同时,加大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培养力度,培养全国职业教育轨道交通行业名师3人,省级专业带头人1名,省级青年骨干教师1名,株洲市核心专家1人,选派国内访问学者2名。三是顺利完成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本年度对取得相应专业技术职务的24名同志进行了聘任,完成了10名非教师系列专业职务申报工作。

科研工作再上台阶  学院加强科研管理信息平台建设,利用该平台实现了课题申报、评审、中期检查、结题鉴定、科研考核、经费管理的网络化。全年省市级立项项目30余项、院级立项课题3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等省、市级成果奖近10个,横向技术服务项目10余项,科研经费到账金额110余万元。

财务运行健康向好  2014年,学院面对新校区建设的巨大资金压力,以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拓展优化融资平台,大力开展开源节流活动。一是积极向省市主管部门争取资金支持和政策扶持,缓解资金压力;二是平稳适度扩大办学规模,努力开拓培训市场和后勤服务市场,增强了自我造血功能,增加了办学收入;三是进一步加强院内预算和成本管理,做到严格控制各项开支,勤俭兴家,节约办事业。2014年,学院各项事业收入、教职工福利均实现了稳步增长。

 

(党委工作部)

上一篇:下一篇:

地址:湖南省株洲市石峰区职教大学城智慧路1号

邮码:412006 电话:0731-22777009

传真:22777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