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科要闻

[04-28]我院举行校企合作新常态下学院战略发展研讨会

发布日期:2015-04-28作者: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点击次数:2

 

427日下午4时,我院在新校区办公楼一楼会议室举行校企合作新常态下学院战略发展研讨会。广州铁路(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李新民,广州铁路(集团)公司宣传部部长向利华,我院党委书记刘剑飞、院长万友根,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姚和芳、株洲机务段党委书记李德贵,株洲北站党委书记林建伟,株洲车辆段党委书记钟四钢,长沙物资供应段段长屈敏、党委书记吴新异,长沙房建公寓段段长文劲松、党委书记徐达琼,株洲职工培训基地党委书记袁南奇,中国移动株洲分公司总经理杨群林,中国铁通株洲分公司总经理孙志坚,株洲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王湘富,株洲高铁工务段党委书记胡光辉,娄底工务段党委书记廖军锋出席会议。学院全体在家院领导参加会议。

 

    会议由万友根主持。他说,学院在发展过程,实现了从铁路管理到地方管理、从企业办学到政府办学、从中职教育到高职教育的三大转变。他希望,各位领导多提宝贵意见,让学院为铁路、地铁等轨道交通行业提供更优质的人才,实现校企共赢。

 

    刘剑飞对李新民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对广州铁路(集团)公司长期给予学院的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他说,学院一直坚持铁路特色办学,所设专业涵盖铁路所有工种,为轨道交通行业和地方产业输送了大量的高素质实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就新常态下的校企合作,他提出了三点期待。一是特别期待在校企合作上巩固已有成效。我院坚持走特色鲜明的校企合作道路,通过南方铁路运输职业教育集团,加强铁路院校与广铁集团及其他铁路单位的沟通联系,期待这个桥梁、纽带作用得到更好地发挥,平台成为大家共叙友谊、共谋发展的大家庭;二是特别期待在校企合作上探索出新模式。通过组建实体合作公司,开展订单融入式职教合作,筹建师资库、专家咨询团队,进行实用技术研发、创新等等,进一步实现铁路、学院责任共担,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三特别期待在校企合作上找出新发力点。学院将着力在人才培养、员工培训、实用技术普及推广和成果转化上寻找职教合作新发力点,为铁路培养更多的骨干型人才。刘剑飞代表学院承诺,将紧贴新常态下广铁的发展需求,创新教育培训模式,努力培养符合铁路发展需求的合格人才;将创新职后教育培训模式,发挥师资、项目、市场优势,做好培养优秀职工工作;将牢记铁路市场不能丢的根本,取长补短,推陈出新,更好的服务铁路发展。

 

    会上,与会人员围绕校企合作新常态下学院的战略发展提出建议。他们希望,学院能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观;能让学生接受铁路文化的熏陶,实现校企文化的无缝对接;能紧跟铁路发展步伐,调整专业结构,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实用型技术技能人才。

 

    李新民发表讲话。他说,这次回到母校,深刻感受到学院在办学条件、办学水平上都有质和量的飞跃。学院在领导班子的带领下,顺应改革潮流,在原有基础上不断创新,使学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就校企合作新常态下学院怎样实现发展战略转型,他提出三点建议,一是从“一带一路”的战略高度进行规划建设、谋划发展。“一带一路”战略给铁路行业创造巨大机会,学院要站在国际高度、国际市场明确自我定位,为铁路培养一线需要的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二是从教学领域跟上铁路的发展步伐,转变思维和观念。他以铁路货运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发展为例,向大家讲述了在信息化大数据时代,超前意识的重要性。学校要分析市场,把握信息的含金量,深层次思考办学问题。三是紧跟时代发展,创新办学思维。学院要以打造世界一流专业为目标,在主体专业中打造出传统、现代融为一体的领军专业。他希望,我院能与高铁发展同步!

 

    万友根感谢各位领导从人才培养、专业设置、文化建设等方面给学院提供了宝贵的建设性意见。他表示,学院将继续加快内涵发展,加强铁路文化的建设和熏陶。以高素质、精技能作为人才培养目标,让学生在用人单位中“上得去、干得好、留得住”,努力培养适应铁路发展需求的优秀人才。

 

大学生记者团(文/粟悦 邓梦瑶 欧翔 摄影/梁一笑 欧翔 摄像/黄启迪 陈盼)

 

上一篇:下一篇:

地址:湖南省株洲市石峰区职教大学城智慧路1号

邮码:412006 电话:0731-22777009

传真:22777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