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湖南工匠学院株洲分院在我校举行仪式,正式发布其首个原创工匠人才培养项目——《工匠创新力魔方·4C创新驱动模型》,并同步启动首期工艺美术培训班。
该创新模型以“创新之心(Creative Core)、洞察之眼(Clear Insight)、活力机制(Catalytic System)、智效工具(Capable Tools)”四大模块为支撑,旨在构建一套系统化、可落地的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湖南工匠学院株洲分院、湖南爱穆拓璞管理咨询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汤科勇在发布时介绍:“《工匠创新力魔方4C 创新驱动模型》的核心目标就是,从创新之心、洞察之眼、活力机制、智效工具,为矢志创新的攻坚人才快速打开创新思路、找到创新路径、掌握创新方法、推动产业发展。” 这一模型的发布标志着株洲市在工匠培养模式上的积极探索与重要创新成果落地。
《工匠创新力魔方·4C创新驱动模型》项目经过了深入的调研和精心的开发。调研范围广泛,涵盖了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等多个行业领域的顶尖技能大师与创新专家,针对高技术技能人才普遍面临的创新瓶颈提出了系统性的解决方向。
在株洲市总工会的统筹推进下,该项目率先应用于株洲优势产业——高端制造业和工艺美术领域。首期工艺美术培训班于发布当日(7月2日)开班,课程为期4天。共有38名来自株洲市工艺美术行业的技术技能人才参加本次培训,其中约85%来自陶瓷产业。参与培训的双泉艺术工作室工艺美术师韩秀华表达了她的期待:“在这里从大师们身上能学到更多的跟专业有关的、跟我的画工有关的知识,会给我带来更多的力量。” 湖南醴陵红官窑瓷业有限公司工艺美术师王德雄则分享了初步体验:“体验到了新的AI软件,这个功能很强大,能提供海量的素材,我们通过软件,能提升工艺,非常棒。”
据悉,后续针对高端制造业的培训班计划于8月底正式举办。
株洲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孙丹表示,此次项目的发布和培训班的开班,对于提升株洲工匠人才的创新能力,推动当地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湖南工匠学院株洲分院将持续整合资源,深化“政校企”协同机制,全力打造工匠人才培养的示范平台,为“制造名城、幸福株洲”培育更多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
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陈彬表示,湖南工匠学院株洲分院首个原创工匠人才培养项目由我校承办,我们深感荣幸,也深知责任重大。我校将全方位筑牢保障根基,开放共享优质教学资源与实训平台,为学员打造技艺精进的理想场域;组建由专业教师、行业大师构成的精锐教学团队,精心打磨课程体系,以全流程质量管控确保教学成效;深度链接本地文创企业与产业资源,搭建产学研对接桥梁,推动学员作品从课堂迈向市场,全力护航项目高质量落地。
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袁志刚参加开班仪式。
大学生记者团
(文/赵雅丽)
(一审:刘光辉 二审:付萱 三审:程伟超)